石川县立能乐堂概要

石川县立能乐堂的沿革与历史

石川县立能乐堂作为保存、继承和振兴能乐文化的据点,于1972年作为日本全国首个独立的公立能乐堂而开馆。这里的能舞台是将1932年建成的金泽能乐堂主舞台迁移而成的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其充满了沉稳厚重的气息。

能乐堂的沿革

1932年 金泽能乐堂建成(金泽市广坂路)
1971年 将金泽能乐堂的能舞台赠与石川县(迁移至现址)
1972年 石川县立能乐文化会馆建成
1986年 改名为石川县立能乐堂

加贺宝生的由来

能乐在加贺藩的兴盛始于桃山时代的藩祖前田利家。利家获得金春流观世流的大夫的指点,而且要求宝生大夫随军等,深深地为能乐所倾倒。五代藩主纲纪跟随宝生太夫将监友春深入地学习能乐,并命令将除金春流的竹田权兵卫以外的艺人都改为宝生流。在加贺藩,喜欢能乐的藩主一直都优待能乐艺人,保护他们到幕府末期。另一方面,还让手工艺工坊的工匠们兼做能乐的部分表演,不仅可提高工匠们的修养,同时可以为能乐培养人才,此外,还鼓励领地居民们接触能乐,因此被世人称为“加贺宝生”的能乐成为当地兴盛的风俗,直至现在。

能舞台的由来

幕府与领地的封建制度(幕藩体制)瓦解后,一时衰落的石川县能乐因佐野吉之助而得以复兴。此能舞台是第二代佐野吉之助于1932年建造的,原本是金泽能乐堂的主舞台,赠与石川县后将其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。该舞台是仿造西本愿寺的北能舞台(日本国宝)而建造的,带有山形墙顶的歇山式桧树皮平铺的屋顶,随着岁月的流逝,呈现出无以言表的稳重色彩和风格。

设施概要

开馆时间

上午9点到晚上10点(参观截止到下午5点。请在下午4点30分之前入馆。)

休馆日

  • 每周星期一、国民节假日(但,文化节除外)
  • 年末年初(12月29日到1月3日)

馆内介绍(主馆)

– 主舞台(5.9米)

– 第二舞台(25张榻榻米大小

– 观众席(指定座席373个、日式座席26个和轮椅席2个)

– 演员休息室(57张榻榻米大小)

– 休息室(座席50个)

– 同声传译、录像室、展览区、图书视频区

从座位上可看到的舞台视野

点击文字即可了解相应位置的舞台视野。

常见问题